央廣網12月27日發表報道文章:對于楚天思優特生物技術(長沙)有限公司(楚天思優特)總經理陳鑫來說,從沿海地區來到腹地湖南寧鄉的這一年多里,印象最為深刻的事情,一是所在的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速度,一是當地政府的服務。楚天科技從選址、設計、施工到最終交付,只用了短短45天就在湖南寧鄉建成了一座符合GMP要求的高標準的楚天思優特無塵潔凈工廠。
而這一工廠還是在疫情期間緊急籌建的。“建成同樣的工廠,行業里一般需要3個月甚至半年,楚天科技的速度超出我們的預期,在行業里也是完全超預期的,可以說創造了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建設史上的新奇跡。而在這一過程中,也飽含了寧鄉當地細致入微的工作和無微不至的服務。”陳鑫說,“我和團隊都感到非常震驚,也感到楚天科技以及我們所在的寧鄉強大的競爭力。”
推進發展生物醫藥與生命科學產業鏈
楚天思優特是楚天科技旗下的控股子公司。楚天科技是一家總部位于湖南寧鄉的醫藥裝備企業,其創業歷史頗為“勵志”:2000年創辦于長沙郊區一處畜牧農場的牛棚里,2003年前后搬遷至寧鄉,扎根湖南20多年,發展成為中國醫藥裝備行業的龍頭企業,也是世界這一行業里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主要企業。楚天科技2014年在中國A股上市,2017年并購了擁有140多年歷史的世界著名醫藥裝備企業德國Romaco集團,并由此構建形成了中德兩大運營總部。楚天科技旗下擁有十余家全資或控股子公司,全球員工近7000人,本部產品已出口到4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旗下Romaco集團產品則覆蓋180多個國家和地區。
楚天科技建立了中央技術研究院、歐洲技術研究院、蘇州技術研究院等研發機構,還通過產學研合作建立了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專家工作站等多個研發平臺,截至2022年11月,提出了4500多項國內外專利申請。在全國工商聯2022年11月發布的“2022民營企業研發投入500家”榜單和“2022民營企業發明專利500家”榜單上,楚天科技分別位居第344位、第90位,在上榜這兩份榜單的湖南企業中,楚天科技則分別位居第4位、第2位。在湖南高端制造企業中,楚天科技研發投入強度及技術創新能力均十分亮眼。
“在2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楚天科技更多的是向下游醫藥企業提供醫藥生產裝備和整體解決方案,但也始終在轉型發展,不斷完善產業鏈布局,比如大力向生物醫藥工藝前端設備和耗材領域拓展,向生物醫藥領域提供更加完整的解決方案。”陳鑫介紹。尤為重要的是,近年來在湖南省市各級大力支持下,以楚天科技為“鏈主”發展楚天生物醫藥與生命科學產業鏈,這一產業鏈已被明確為長沙市2017年確立的22個工業新興及優勢產業鏈之后的第23個工業新興及優勢產業鏈,而寧鄉則是這一產業鏈的具體承載地。
圍繞這一發展戰略,楚天科技近年來引進了楚天華興、彼聯楚天、楚天長興等一批超精密加工企業以及楚天源創、楚天微球、楚天思為康等生物醫藥與生命科學企業,均落戶湖南寧鄉,“我們楚天思優特也是引進企業之一。”陳鑫說。在世界知名生物醫藥企業或產業鏈企業深耕多年之后,陳鑫及其團隊帶著深厚的經驗積累和自主創新成果,來到了湖南寧鄉,加入楚天科技平臺。2021年8月,楚天科技控股子公司楚天思優特正式成立,陳鑫及其團隊以此為載體推進生物醫藥一次性使用技術的國產化,而這也是寧鄉經開區和楚天科技發展生物醫藥與生命科學產業鏈的重要一步。
在來到湖南寧鄉之前,陳鑫及其團隊已經花了數年時間自主研發生物醫藥一次性使用技術產品,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他們需要更好的資源和平臺以推進創新成果的落地。“楚天科技作為市場主體,寧鄉經開區作為政府單位,我們團隊作為專業領域的技術創新主體,擁有共同的愿景。”陳鑫介紹,從項目引進前期開始,寧鄉各相應部門就給予了細致入微的服務,“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楚天思優特生物醫藥一次性使用技術產品是一個相對小眾的細分領域,在辦理公司注冊手續時,在稅務或者工商大目錄里面很難找到一個跟我們完全匹配的子項,在這種情況下,寧鄉專門組織人員研討,專門編制了一個子項,讓我們順利完成了工商登記注冊。”
再如楚天思優特湖南寧鄉工廠建設期間,為了趕進度,三班倒24小時不停工建設,夜班時產生的一些噪音難免會影響到周邊居民,但是寧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出面去和周邊居民做解釋工作,解釋之后居民也非常理解。在多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楚天思優特湖南寧鄉工廠高效率高品質建成了,2022年5月12日正式投產,不少生物制藥企業人員專門從各地來到湖南寧鄉,他們極為關注楚天思優特的產品生產。陳鑫說,“所以,寧鄉的服務非常好,他們會針對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去想辦法解決,而且效率非常高。各種細節都說明湖南的營商環境非常好。”
突破一次性使用技術卡脖子難題
楚天思優特總經理陳鑫是楚天科技和寧鄉人才引進中的核心人員之一,他曾服務于美國Pall、法國Saint-Gobain以及世界500強企業美國Avantor旗下Rimbio等世界生物醫藥與生命科學領域的重要企業,在一次性使用技術領域經驗深厚,一同被引進到楚天科技平臺上的,還有多位同樣在世界著名生物醫藥與生命科學企業中具備深厚經驗的人員,他們此前已經對生物醫藥一次性使用產品中最關鍵的多層生物復合膜做了研發和測試,成果非常好,應用該膜材生產一次性使用產品,亟待形成產能。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楚天思優特落戶湖南寧鄉后,就快速建設工廠。
一次性使用技術(Single-Use Technology)在醫療和生物醫藥行業的應用已有超過30年的歷史,從一次性輸液袋到一次性生物反應器,從實驗室廣泛使用的移液器吸頭到一次性使用灌裝針,一次性使用技術隨著生物醫藥和生命科學的發展,以及材料技術的進步,其應用形式和應用場景日新月異。一次性技術在現代生物制藥領域的廣泛應用,加速了新藥從研發、中試到商業化生產的進程,同時有效降低了生產線建設的投入成本和周期。
尤其在此次全球突發新冠疫情的狀況下,新冠疫苗生產企業普遍采用了一次性使用工藝技術,使得新冠疫苗能夠在更短時間內被快速、安全、批量地生產出來,投放市場,為有效阻斷疫情蔓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這一起源并發展于國外的新興技術,對于中國而言正是一項卡脖子難題。除了Pall、Saint-Gobain、Avantor等企業,美國的默克、Thermo、Cytiva以及德國的賽多利斯等世界醫藥工業巨頭在一次性使用技術領域也長期把控市場。
不管是楚天科技自身,還是湖南寧鄉等各級對楚天思優特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更為深層次的原因,正是這一項目在突破卡脖子技術上的重要意義——長期以來,中國超過80%的生物醫藥一次性使用產品都依賴于國外進口。由于生物醫藥一次性使用技術領域國外品牌壟斷的局面,產品售價以及交貨期等多方面對中國制藥企業并不是很友好,“特別是近幾年新冠疫情突發及蔓延的情況下,這一點表現得尤為明顯,國內很多生物制藥企業由于買不到進口的生物反應袋等產品而停產,這種現象比較普遍。”陳鑫介紹。
“因此在這種背景下,國家也更加重視生物醫藥一次性使用技術產品的國產化,楚天科技作為行業領軍企業,義不容辭地要加快解決這些卡脖子難題,為中國生物制藥企業提供有力的保障。”陳鑫說,而楚天思優特團隊正好承擔起具體工作。他們自主研發的多層生物復合膜,前期測試結果非常令人滿意,經過第三方認證,這一材料在生物安全性、生物相容性方面以及溶出/析出物水平上面,足以媲美國際一線品牌,而應用這一材料生產出來的一次性使用產品,在抗拉伸強度、阻隔性等物理性能方面,遠超過進口的同類產品。
打造國際一流一次性使用系統供應商
基于一次性使用技術產品的關鍵原材料膜材研發上的重大突破,楚天思優特技術產品化快速推進,已經擁有了一次性生物反應器、一次性配液袋、一次性儲液袋等多系列產品,“楚天思優特的快速發展,也幫助楚天科技往生物工藝前端延伸的戰略得到快速推進,從而愈加得到楚天科技平臺的重視和支持。”陳鑫介紹,“生物工藝前端主要是藥品原液的生產以及制劑需求,楚天思優特則提供完整的一次性生物工藝解決方案,包括硬件、耗材和系統。我們和楚天科技正在這一領域不斷突破卡脖子技術,不斷突破長期以來國外品牌的壟斷局面。”
楚天科技的賦能效應非常明顯,除了推動楚天思優特技術的快速產品化,在品牌和市場方面同樣作用重大,楚天科技在中國醫藥行業具有重要的影響力,與中國醫藥百強企業中超過90%的企業都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這為楚天思優特技術和產品打開市場提供了強大的支持,“目前,我們的產品已經在近百家國內外藥企測試、試用以及應用,而且我們收到的用戶反饋都是非常良好的。”陳鑫介紹。
賦能效應同樣明顯的是在楚天思優特產能建設上,“45天在湖南寧鄉建成了一期工廠,它主要用于一次性袋子和管件的生產和組裝,相當于是來料加工,年產能是2億元。”陳鑫介紹。一次性使用技術產品領域更為核心的是上游原材料配方,“我們自主研發的膜材是其中一種。接下來我們要把產業鏈發展得更為完整,要具備更強的為用戶提供價格可承受、質量有保證、交貨穩定的產品和服務能力的話,還需要向產業鏈上游進軍。”陳鑫說,“因此我們在湖南寧鄉規劃了更為核心的二期工廠,計劃自建多層共擠膜生產車間、軟管擠出車間以及各種塑料部件的注塑車間。”
楚天思優特還在向國家生態環境部申請建設鈷60γ輻照中心,“來確保我們的最終產品在輻照環節不會受市場產能不足的影響,進一步確保交期有保證、質量有保證。”許多工作在楚天科技平臺上,在寧鄉經開區等各級的大力支持下,正在快速而有條不紊地推進。“我們的經驗和技術能力,完全能夠支撐楚天思優特去突破更多卡脖子技術,在生物醫藥一次性使用技術領域實現更多的進口替代,在技術和產能方面越來越有力地為中國生物醫藥領域提供保障。”陳鑫及其團隊滿懷信心,“推動楚天思優特發展成為國際一流的一次性使用系統全產業鏈供應商,為湖南高端制造品牌貢獻力量。”